Skip to main content

意大利之旅 - 梵蒂冈城(Citta del Vaticano)之二:圣彼得广场(Piazza S. Pietro)


梵蒂冈博物馆出来,没有了时间限制的紧迫感,心情一下轻松了许多。





沿着古老的砖制城墙返回早晨的起点,转而沿墙向南走便到达著名的圣彼得广场。街上可以看到很多亚热带的植物,习惯了寒冷冬天的我还真有些夏天的错觉。顺着街道直走,进入两侧红墙的小道,穿过拱门,那里有很多卖各种纪念品的小摊,再向前走,视野顿时开阔。广场被石柱长廊环绕,中间是埃及碑(埃及怎么到处送碑 -_-? 大概是第三次见到埃及送的碑了...),漂亮的喷泉在阳光下闪着光,还有只有这个时候才有的巨大的圣诞树,远处便是华丽的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广场两侧排了些木制围栏,好奇的我们穿过其中去一探究竟(其实主要是因为误以为那里是教堂入口 -_-!),看到很多人排了很长的队伍,问过才知道是领取当晚圣诞弥撒的门票,据说这门票要提前一年预订,看样子没我们什么事了。好奇地向那个高高在上的大堂内望了几眼,看了看门口的瑞士士兵,我们便直接进教堂参观了。


彼得大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也是至今唯一让我在里面迷过路的教堂。整个教堂是十字架结构,原本是建在圣彼得墓上的一座小会堂,几经改建,变成了现在的规模。教堂中拥有百件艺术瑰宝,还有米开朗基罗的雕刻,怀抱死去耶稣的圣母像,不得不说米开朗基罗手下的圣母真的很漂亮。另外就是圣彼得坟墓上方的华盖,由贝尔尼尼用青铜雕成,下方的祭坛只有教皇才可以在上面举行弥撒。还有就是圣彼得宝座,其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和传说是圣彼得真正御座的木椅。教堂内最高的穹顶也是出自米开朗基罗的手。教堂周围都是以圣经为题材的壁画,还有历代教皇的雕像,每一处都装点的富丽堂皇,我看得晕头转向,结果就找不到出口了...好在小J还清醒,拉着我出了教堂。


堂左侧是通往教皇宫的入口,不能随便出入,门口有瑞士士兵把守(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是瑞士士兵...),据说他们的制服样式已经延续了500年,出自米开朗基罗的设计,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产物,真是活化石。作为游人,只能向后面高深莫测的内城望几眼。教堂前面因为当晚的活动而搭设了如同演唱会一样的舞台和屏幕,的确有些煞风景。我和小J来到广场上的邮局,也就是唯一一个梵蒂冈的邮局给家里发了明信片,然后就随处乱转,准备在广场上度过平安夜。


广场转了几圈的我们有些无聊,所以打算先去附近的市区逛逛。毕竟是冬天,夜幕降临以后还真有些冷,让我不禁被路边无数的pizza点和餐厅诱惑,不过小J还坚持要靠书包内的外带充饥,虽然我也知道要节省开支,不过心里还是感觉不爽。回去广场时,在小摊上买了十字架念珠,有带有教皇头像的,还有带有圣彼得广场图案的,对宗教领袖缺乏兴趣的我自然挑了后者。本想换一套梵蒂冈的欧元,结果只有附近一家change才有的换,因为圣诞节所以那里早就关门了,不禁有些遗憾。回到广场,周围有很多人,大多是游客。广场周围长廊顶端真人大小的各样人物雕塑在夜色下有几分神秘感。广场中间的圣诞树前有木制的舞台,聚集了很多当地人和媒体,一个头戴红帽的老人在做演说,因为是意大利语,我们听不懂,大概是教皇的发言人之类的。过了一会老人说了些什么后,手突然向某处一指,所有人以及摄像头都转向了那个方向,只见远远的某窗中冒出一个人影向着这边招手,小J问过旁边的人才知道那人就是教皇,那里便是传说中教皇招手的窗户,感觉很诡异...哎...这就是我跟教皇的见面,连脸都没看清。

帽老人又说了一通,然后就神秘地钻进黑色轿车里走人了。剩下的圣诞表演,其实没什么好看的。而室内的圣诞弥撒我们又进不去,索性就去看罗马夜景了。沿着广场正面的大道(Via della Conciliazione)离去,走几步就回头望望广场,真是怎么样都看不够,拍了很多照片,把周围的垃圾桶、栅栏、汽车都用来当相机架拍摄夜景。


到不远的台伯河岸边,就是圣天使堡(Castle Sant'Angelo),在夜色下尤其壮观。这里是Hadrian皇帝为自己及继承者修建的陵墓,现在则是国家博物馆所在,收藏有罗马教皇的家具还有古代兵器。不过比起这些,我和小J更钟情于由其点缀得台伯河夜景。与堡相连的是圣天使桥(Ponte San Angelo),桥上的小摊早已打烊,还为熄灯的帐篷倒影在河里,让桥看起来更加好看。桥上也雕琢了各样雕塑,只不过与梵蒂冈博物馆里的雕塑比起来多了几分粗糙。


够夜景后的我们漫步到地铁站,搭乘地铁会旅馆,也不知道是不是末班车,不过车上已经空荡荡的了...圣诞夜,真不想就这样结束...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荷兰之旅 - 海牙(Den Haag)

我 对海牙不怎么了解,以前老妈来欧洲的时候曾经去过那里,听说是国际法庭的所在地,好像很重要,加上它是荷兰的第三大城市,因此自然成为我们旅行路线中的一点。 既 然是国际法庭,我脑袋中对其的形象是蛮严肃的,感觉没什么情趣。不过亲自到过这里后,开始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虽 说是荷兰第三大城市,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幽静小城。在车站里好好的咨询一番后,我们选定了两个地方,一个自然是国际法庭,另一个便是斯赫维宁根(Scheveningen)-附近的海滨。出了车站,便是轻轨的集结地,搭轻轨来到国际法庭 - 和平宫(Vredespaleis)。和平宫坐落的地方很安静,红色像教堂一样的建筑,周围有很多漂亮的花坛。资料上说,其建造过程中各国政府都捐献了材料和工艺品,象征各国协力缔造和平,结果和平宫建成的第二年便爆发了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成为国际联盟的常设法庭,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了联合国的司法机构。我们只能在围栏外面拍几张照片,以示留念。然后便继续搭轻轨直往海边... 斯 赫维宁根(Scheveningen)原本是独立的小镇,后来归入海牙,其实我们对其没什么概念,听说是海滨,而且还有时间,就决定去那里好好放松一下。从轻轨上挤满的各色透露着海滨气息的年轻人就可以感受到海边度假时独有的party气氛,而下车之后看到的热闹景象让我们不觉喊道‘I love this place’。 后 来查资料才知道这里是荷兰最大的海滨胜地(我们真是意外的lucky呢)。临海有19世纪建成的疗养宫(Kurhaus),曾经是荷兰的大赌场,现在则是五星级饭店。其对面是现代的荷兰大赌场(Holland Casino),而疗养宫背面直接就是北海的海滩,一无所知的我们站在海滩上看着这座漂亮华丽的建筑时只觉得壮观。海滩上还有直入海中的巨大栈桥,桥头还有蹦极可以玩。 辽 阔海滩上各样的度假游客,还有沿海滩布置细致的餐厅,加上其后的壮观宫殿,我们的情绪极为高涨,在还很冷的北海岸边的软沙上玩了个痛快,虽然水很凉,为了体验一下北海的海水,我自然还是玩了海水,真冷啊.... 晚 上我们赶回了阿姆斯特丹,准备在荷兰的最后一天里好好游览一下女王节之外的这座城市...

威尼斯(Venice) - City of Gondola

2004 年9月...因为要去慕尼黑啤酒节,所以我们顺道去下威尼斯吧...^^ 刚从巴黎回来不久的我们集合了更加庞大的队伍,兴致勃勃的做了这个决定... 大概因为常被用来做梦幻作品的背景世界观,我对威尼斯的概念也有那么些脱离实际呢。 这 次依旧是坐夜间巴士,由于我的地理水平极其有限,直到上车前还在怀疑坐大巴去威尼斯的可行性(那里不是‘水之都’嘛,绝对应该坐船去才对...-_ -...)。吸取上次的经验和教训,这次我和小J坐到了司机身后的前排座位,这下终于可以放下靠背好好睡觉了,况且即使睡不着,这个位置的视野显然是全车最好的,虽然窗外依旧是漆黑一片...结果半夜忽然觉得剧冷无比,一睁眼,巴士停在某停车场休息,车门大开,9月的夜晚竟然这么冷,真见鬼,回头看见小凳 子竟然盖着加长型羽绒服,真是太明智了...身旁小J依旧是无法入睡...稍作活动后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早 晨被刺眼的阳光弄醒,大脑还搞不太清楚状况,起身向窗外看去发现车子行驶在看不到头的桥上,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蓝色水面,是地中海!! 真 是超级大晴天,阳光毫无遮掩的照在海面上,耀眼无比,天空和海都是很深很深的蓝色,原来通往水城的路是如此壮阔的。 下 了巴士,先买VeniceCard,相当于威尼斯的旅游通票,里面有地图,而且还可以免费使用公共洗手间,这点可是相当重要的。地图上标有威尼斯主要的几个岛屿,还有很多小岛,所以如同内地的公车一样,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船,习惯了还是蛮方便的,海面上为公交船设立了很多木桩座位航道,水鸟很喜欢栖息在木桩上,成排的木桩和上面停泊的水鸟形成了一道特有的景致。岸边停满了私家船只,如同我们城市中的私家车一样。 我 们的第一站是玻璃岛Murano,岛上的玻璃制品精致绚丽,还可以亲眼看到工匠们的技艺。即使对玻璃不感兴趣,安静的小岛也是个散步的好地方,路边坐着很多 吃着茶点享受阳光的人,据说因为意大利人爱享受,换句话说就是爱偷懒,很多公司都会慎重考虑聘用意大利人作为员工,现在算是真正体会到了,明明傍晚才关门的邮局竟然中午就没人了...-_-... 其 实我已经记不清有没有去彩色岛Burano了,但是威尼斯电影节的举办地Lido确实去了 ^^ 好像在路边看到了不少电影海报...乘水上巴士感觉超好,清凉的海风,暖暖的太阳,蓝蓝的天空和海,大家每个人脸上都禁不住开心的笑着。Lido的海滩上,...

巴黎之旅--圣心教堂(SACRE-COEUR DE MONTMARTRE BASILIQUE)

在 巴黎的北部偏西有一片高地叫做蒙玛特(Montmartre)高地,这里有座称为圣心教堂(Basllique du Sacre Coeur)的新教堂和以"红磨坊"(MOULIN ROUGE)出名的巴黎红灯区。 我 们从塞纳河畔搭地铁(Metro)过来,这也是第一次在巴黎搭地铁。每个国家的交通消费规定都不相同,这里每次都要买票,然后在入口关卡处打票过人,不过 不是每次打票都这么顺利,有时票打过了,可是推不动栏杆,害得我们不是爬过去就是钻过去,所以每次打票都很紧张。相比之下还是德国交通最方便。 刚 到蒙玛特高地时有些转向,这里的小巷子很多,并不是每一条都可以在地图上找到。我们边走边问,来到一处很寒酸的小教堂,根据多方猜测,这里就是圣心教堂。 唉,真是失望,不过还是进去坐一会儿,尝试欣赏一下。里面还有两个中国女孩,她们也说这里是圣心教堂。最后我们怎么样都觉得不对劲,就继续找寻去了。果然,继续往北走,遇到了很多爬山的人。向山顶望去,一座白色有些像清真寺的白色大教堂矗立在高处,在蓝天映衬下洁白而神圣。我们很兴奋,正要迫不及待的向上爬,却被一个黑人给拦下来。他让我把手伸出去,在我的小指上缠一条彩绳,让我许个愿望。我莫名其妙的许了愿,他便开始编来编去,最后编成一个手链。那人 用别脚的英文说,只要我带这手链登上圣心教堂就可以梦想成真,不过手链不是免费的,我倒,原来是做生意的。虽然他说的很好听,我还是拒绝了。一方面有种被摆了一道的感觉,另外只要心诚,不带他编的手链也不见得就不灵对吧。 登 顶不是很轻松,虽然看起来教堂就在眼前。沿途的草地修整得很漂亮,许多本地人在草地上晒太阳,咖啡馆旁边还有一座旋转木马。越接近教堂越觉得它宏伟,这是一座罗马拜占庭式的教堂,有些泰姬陵的味道。好像是普法战争后建的,据说是有 两个天主教商人希望巴黎能够摆脱战争,战后为了还愿便建了这座教堂献给耶稣。所以,虽说这座教堂相比其他古老教堂是新教堂,其实它也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了。 教堂外有两座因铜锈而变绿的像,一边是路易十四,一边是圣女贞德,呵呵,如果不看路易十四的像,我还看不出另一边的骑士是女的咧。我们到的时候,这里已经 有很多人,大概因为这里是除巴黎铁塔外最好的瞭望地了,后来才知道,当天傍晚有弥撒,所以也有很多信徒等待在这里。我们先进教堂看了一圈,里面应该没有什 么特别的,所以我现在的印象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