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意大利之旅 - 梵蒂冈城(Citta del Vaticano)之一:梵蒂冈博物馆(Musei Vaticani)


2005年12月24日...

晨醒来,打开窗户,真是好天气,想到已经身在罗马,感觉像做梦一样。




楼下的餐厅,免费自助早餐看起来很丰盛,先喝一杯西柚汁,感觉胃里清醒了很多,便开始为即将开始的一天尽可能多的积蓄能量。很绅士的前台接待还要兼当餐厅侍者,为我们煮早餐咖啡,我们自然也好好品尝一下地道的意大利咖啡。另外也悄悄准备了些食物外带,毕竟连吃带拿还是不要做得太过光明正大。


出旅馆,昨晚昏暗的小巷充满了早晨的清新感,那个时候对地中海气候不甚了解的我还以为接下来都会是这种好天气咧..-_-..。旅馆门口飘着意大利国旗和欧盟的旗帜,还蛮有hotel的感觉。我们顺着与小巷交叉的街道直走,很快就到了特米尼车站,原来是这么近的。白天的特米尼车站结构看起来清楚了很多,从这里,我们将坐地铁(Metropolitana)A号线去台伯河(Tevere)对岸的梵蒂冈城(Vatican City)。


得小时候刚学会翻地图册时,问过老爸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在哪里,从那时起就知道了梵蒂冈这个名字,听说住了一千人左右,还有宫廷什么的,所以一直想象着是个被围墙围起来的四四方方的童话般国家,门口会有士兵把守,里面有宫殿,大概就像紫禁城那样,应该是个蛮有意思的地方。来了欧洲,看到电视上有关梵蒂冈城里天主教教皇的新闻,才知道梵蒂冈跟想的完全不一样,的确是个很特别的国家,毕竟那里是天主教的教廷。


了地铁,不远就是梵蒂冈城,跟想象中一样的是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城墙。先不进城,我们首先要参观的是著名的梵蒂冈博物馆,因为是圣诞夜,博物馆大概很早就会关门,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沿城墙有很多人排着队,问过以后果然是等待买票进馆的。小J排在队伍里,我便沿队伍向前走,想看看还要等多久。沿长长的队伍转了三四个弯,越走越有不好的预感,我敢保证这是我生来见到的最长的队伍,虽然早就听说要排两个小时的队才能进馆,面对现实还是觉得很残酷。跟小J乖乖地排队,相邻的是一对从英国来的夫妇,跟我们很谈得来,聊过以后知道原来全家都来罗马度圣诞假期,老太太的儿子耐不住等待先跑去门口寻求其它进馆捷径,不过很快无功而返。聊着天的等待其实也没那么无聊,大概1个多小时以后,我们成功进馆。

蒂冈博物馆的馆址是世界博物馆中最早的,公元5世纪末便有了雏形,16世纪时与圣彼得大教堂一起扩建。博物馆是宫廷式建筑,里面连成一体,分成12个博物馆和5个艺术长廊,室内自然采光,延绵不断的屋顶壁画,处处给人富丽堂皇的感觉,还有屋顶花园,可以一览整个罗马。由于天主教廷对宝物的执著,博物馆内部的宝物真是数不胜数。这里也可以看到古埃及的文物,无论是巴黎卢浮宫、柏林博物馆岛还是这里都可以看到古埃及的踪迹,实在很惊叹那时古埃及的势力范围和其文明的发达。比起卢浮宫的宏大感觉,梵蒂冈博物馆给人一种充实感,印象很深的庇奥克里门提诺馆(Museo Pio-Clementino)里可以看到极为精细的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塑,‘克尼多斯的维纳斯(Venus of Cnidus)’、‘望楼的阿波罗(Appool Belvedere)’等等,栩栩如生的雕塑无不让人惊叹那能够赋予大理石灵魂的古罗马艺术。还有昏暗的挂毯画廊,挂满了航海图的地图长廊,着实让对海盗事业痴迷的我们兴奋了一番。还有栩栩如生的动物园室,里面收集了几十种动物的石雕,像真的一样,中间是希腊神话中的狩猎之神。偶尔从窗中眺望庭院和罗马市景还可以舒缓一下应接不暇的宝藏和紧凑的时间带来的紧张感。不过好在不像卢浮宫里那样有充分的空间自由度,这里只有一条通向出口的道路,只要边走边看就好(原本听说地板上有按参观时间不同而分的不同颜色的路线标记,其实根本没有...-_-...)。

西斯廷小教堂(Cappella Sistina)和拉斐尔画室可以说是梵蒂冈博物馆的精华所在。对于拉斐尔,从前曾临摹过他的画,感觉是很轻柔的笔触,但对其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德累斯顿看到的圣母像,那种母性的美感,在这里看到的是常出现在美术教科书上的‘雅典学院(The School of Athens)’,其实这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是拉斐尔的作品...-_-!...,这幅巨型画作里可以找到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有数学家欧几里得。

多数游人一样,我在梵蒂冈博物馆最最期待的还是西斯廷教堂里米开朗基罗的壁画。对于我来说,米开朗基罗一直是艺术世界的偶像,无论雕塑和画作,他都是有着神一般手笔的存在。穿过窄窄的过道下楼,似乎没什么思想准备就进入了西斯廷教堂,大概因为这里已经没有了普通教堂应有的摆设和装饰,所以直到回过头看到整个一面墙壁上的‘最后的审判(Last Testament)’时,我才惊叹道‘这里就是西斯廷教堂’...。‘最后的审判’用时5年多,描述了新约圣经中末日来到时的样子,其中400多个人物都是以现实和历史中的人为原型,壁画中央是耶稣基督,上方是满是天使的天堂,下方是等待审判的人类,最下面是地狱;十二门徒和圣母玛利亚在耶稣周围,左边是基督的门徒和殉道的圣者们,其中背小梯子的通常被认为是亚当,后面围红色头巾的女人则是夏娃,还有一个壮实的老人,被认为是保罗。右下方云端是使徒巴多罗买(Bartholomew),其手中拿着的殉道时一张被割下的人皮正是米开朗基罗自己,算是米开朗基罗为这幅画的签名了。壁画下方的人正等待着重生后的耶稣的裁决,左侧描绘了即将升往天国的人,右侧则是即将进入地狱的亡魂。右下角水面的船上向亡魂挥舞船桨的是地狱的引渡人-冥神「夏龙」,坐上船的亡魂将渡过冥河阿克隆河进入各层地狱。教堂里挤满了很多人,大家都站着,只有沿墙壁有木椅供人休息,不过早已坐满了人,大家都想在这里多呆些时间。这里是不允许照相的,教堂前部的木制讲台上站着馆警,时刻警惕着照相的人。当然游客并不都这么听话,而且是大多数游客,几乎所有人都会偷拍,这样难得的机会,即使被警告也值得。教堂的顶壁是久闻的‘创世纪(Genesis)’,米开朗基罗用了4年时间完成的九幅壁画,描述了神创造世界的过程,一眼就可以看到中间那幅‘创造亚当’。


西斯廷教堂里呆了很久以后,我们估计了下闭馆前所剩的时间,决定很有效率的看完接下来的馆藏,其实也没有多少要特别欣赏的了。出馆以后,终于有机会补上一张梵蒂冈博物馆大门纪念照,比起早晨,这里还真有些冷清了。时间舒缓了很多的我们便沿城墙返回,准备一睹圣彼得广场 ^^。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荷兰之旅 - 海牙(Den Haag)

我 对海牙不怎么了解,以前老妈来欧洲的时候曾经去过那里,听说是国际法庭的所在地,好像很重要,加上它是荷兰的第三大城市,因此自然成为我们旅行路线中的一点。 既 然是国际法庭,我脑袋中对其的形象是蛮严肃的,感觉没什么情趣。不过亲自到过这里后,开始喜欢上了这座城市。 虽 说是荷兰第三大城市,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幽静小城。在车站里好好的咨询一番后,我们选定了两个地方,一个自然是国际法庭,另一个便是斯赫维宁根(Scheveningen)-附近的海滨。出了车站,便是轻轨的集结地,搭轻轨来到国际法庭 - 和平宫(Vredespaleis)。和平宫坐落的地方很安静,红色像教堂一样的建筑,周围有很多漂亮的花坛。资料上说,其建造过程中各国政府都捐献了材料和工艺品,象征各国协力缔造和平,结果和平宫建成的第二年便爆发了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成为国际联盟的常设法庭,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了联合国的司法机构。我们只能在围栏外面拍几张照片,以示留念。然后便继续搭轻轨直往海边... 斯 赫维宁根(Scheveningen)原本是独立的小镇,后来归入海牙,其实我们对其没什么概念,听说是海滨,而且还有时间,就决定去那里好好放松一下。从轻轨上挤满的各色透露着海滨气息的年轻人就可以感受到海边度假时独有的party气氛,而下车之后看到的热闹景象让我们不觉喊道‘I love this place’。 后 来查资料才知道这里是荷兰最大的海滨胜地(我们真是意外的lucky呢)。临海有19世纪建成的疗养宫(Kurhaus),曾经是荷兰的大赌场,现在则是五星级饭店。其对面是现代的荷兰大赌场(Holland Casino),而疗养宫背面直接就是北海的海滩,一无所知的我们站在海滩上看着这座漂亮华丽的建筑时只觉得壮观。海滩上还有直入海中的巨大栈桥,桥头还有蹦极可以玩。 辽 阔海滩上各样的度假游客,还有沿海滩布置细致的餐厅,加上其后的壮观宫殿,我们的情绪极为高涨,在还很冷的北海岸边的软沙上玩了个痛快,虽然水很凉,为了体验一下北海的海水,我自然还是玩了海水,真冷啊.... 晚 上我们赶回了阿姆斯特丹,准备在荷兰的最后一天里好好游览一下女王节之外的这座城市...

威尼斯(Venice) - City of Gondola

2004 年9月...因为要去慕尼黑啤酒节,所以我们顺道去下威尼斯吧...^^ 刚从巴黎回来不久的我们集合了更加庞大的队伍,兴致勃勃的做了这个决定... 大概因为常被用来做梦幻作品的背景世界观,我对威尼斯的概念也有那么些脱离实际呢。 这 次依旧是坐夜间巴士,由于我的地理水平极其有限,直到上车前还在怀疑坐大巴去威尼斯的可行性(那里不是‘水之都’嘛,绝对应该坐船去才对...-_ -...)。吸取上次的经验和教训,这次我和小J坐到了司机身后的前排座位,这下终于可以放下靠背好好睡觉了,况且即使睡不着,这个位置的视野显然是全车最好的,虽然窗外依旧是漆黑一片...结果半夜忽然觉得剧冷无比,一睁眼,巴士停在某停车场休息,车门大开,9月的夜晚竟然这么冷,真见鬼,回头看见小凳 子竟然盖着加长型羽绒服,真是太明智了...身旁小J依旧是无法入睡...稍作活动后不知不觉又睡着了... 早 晨被刺眼的阳光弄醒,大脑还搞不太清楚状况,起身向窗外看去发现车子行驶在看不到头的桥上,两边是一望无际的蓝色水面,是地中海!! 真 是超级大晴天,阳光毫无遮掩的照在海面上,耀眼无比,天空和海都是很深很深的蓝色,原来通往水城的路是如此壮阔的。 下 了巴士,先买VeniceCard,相当于威尼斯的旅游通票,里面有地图,而且还可以免费使用公共洗手间,这点可是相当重要的。地图上标有威尼斯主要的几个岛屿,还有很多小岛,所以如同内地的公车一样,这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船,习惯了还是蛮方便的,海面上为公交船设立了很多木桩座位航道,水鸟很喜欢栖息在木桩上,成排的木桩和上面停泊的水鸟形成了一道特有的景致。岸边停满了私家船只,如同我们城市中的私家车一样。 我 们的第一站是玻璃岛Murano,岛上的玻璃制品精致绚丽,还可以亲眼看到工匠们的技艺。即使对玻璃不感兴趣,安静的小岛也是个散步的好地方,路边坐着很多 吃着茶点享受阳光的人,据说因为意大利人爱享受,换句话说就是爱偷懒,很多公司都会慎重考虑聘用意大利人作为员工,现在算是真正体会到了,明明傍晚才关门的邮局竟然中午就没人了...-_-... 其 实我已经记不清有没有去彩色岛Burano了,但是威尼斯电影节的举办地Lido确实去了 ^^ 好像在路边看到了不少电影海报...乘水上巴士感觉超好,清凉的海风,暖暖的太阳,蓝蓝的天空和海,大家每个人脸上都禁不住开心的笑着。Lido的海滩上,...

巴黎之旅--圣心教堂(SACRE-COEUR DE MONTMARTRE BASILIQUE)

在 巴黎的北部偏西有一片高地叫做蒙玛特(Montmartre)高地,这里有座称为圣心教堂(Basllique du Sacre Coeur)的新教堂和以"红磨坊"(MOULIN ROUGE)出名的巴黎红灯区。 我 们从塞纳河畔搭地铁(Metro)过来,这也是第一次在巴黎搭地铁。每个国家的交通消费规定都不相同,这里每次都要买票,然后在入口关卡处打票过人,不过 不是每次打票都这么顺利,有时票打过了,可是推不动栏杆,害得我们不是爬过去就是钻过去,所以每次打票都很紧张。相比之下还是德国交通最方便。 刚 到蒙玛特高地时有些转向,这里的小巷子很多,并不是每一条都可以在地图上找到。我们边走边问,来到一处很寒酸的小教堂,根据多方猜测,这里就是圣心教堂。 唉,真是失望,不过还是进去坐一会儿,尝试欣赏一下。里面还有两个中国女孩,她们也说这里是圣心教堂。最后我们怎么样都觉得不对劲,就继续找寻去了。果然,继续往北走,遇到了很多爬山的人。向山顶望去,一座白色有些像清真寺的白色大教堂矗立在高处,在蓝天映衬下洁白而神圣。我们很兴奋,正要迫不及待的向上爬,却被一个黑人给拦下来。他让我把手伸出去,在我的小指上缠一条彩绳,让我许个愿望。我莫名其妙的许了愿,他便开始编来编去,最后编成一个手链。那人 用别脚的英文说,只要我带这手链登上圣心教堂就可以梦想成真,不过手链不是免费的,我倒,原来是做生意的。虽然他说的很好听,我还是拒绝了。一方面有种被摆了一道的感觉,另外只要心诚,不带他编的手链也不见得就不灵对吧。 登 顶不是很轻松,虽然看起来教堂就在眼前。沿途的草地修整得很漂亮,许多本地人在草地上晒太阳,咖啡馆旁边还有一座旋转木马。越接近教堂越觉得它宏伟,这是一座罗马拜占庭式的教堂,有些泰姬陵的味道。好像是普法战争后建的,据说是有 两个天主教商人希望巴黎能够摆脱战争,战后为了还愿便建了这座教堂献给耶稣。所以,虽说这座教堂相比其他古老教堂是新教堂,其实它也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了。 教堂外有两座因铜锈而变绿的像,一边是路易十四,一边是圣女贞德,呵呵,如果不看路易十四的像,我还看不出另一边的骑士是女的咧。我们到的时候,这里已经 有很多人,大概因为这里是除巴黎铁塔外最好的瞭望地了,后来才知道,当天傍晚有弥撒,所以也有很多信徒等待在这里。我们先进教堂看了一圈,里面应该没有什 么特别的,所以我现在的印象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