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观凡尔赛宫的这天,天气好的不得了,刺眼的阳光好像到哪里都躲不掉,不过偶尔吹过的阵风还带着丝凉意,这样的好天正适合在凡尔赛宫的花园里野餐。因此(当然天气不好我们也会这么做),我们早餐时DIY了些外带,为第三天的巴黎之旅做好了准备。
本来是要在奥赛前就搭乘RER的,结果那一站碰巧施工,我们走了有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下一站。不过也因为这两站之间的步行,又让我们欣赏了一下荣军院,巴黎军校和晴空下的亚历山大三世桥。桥上金色的雕像现在看起来华丽耀眼。
乘火车的人很多,大多是游人。凡尔赛宫是终点站,不过那之前下车的人很少,也就预示着今天买票的队又短不了。下了火车,不必担心迷路,只要跟着人群走就好。随着地势的变高,远远就看到了凡尔赛宫,蓝天的衬托下很有气势。
记得很早以前画王上连载一部漫画,名字叫做‘凡尔赛的玫瑰’。内容跟宫殿本身没太大关系,不过名字我一直觉得起的很好听。许多小说中也都有提过凡尔赛的名字,伴随着的是贵族的奢华。如今我也来到了凡尔赛宫,心里的感觉很是奇妙。
初见凡尔赛,我的感觉就是宏大,这是种横向的宏大,不过就建筑本身而言我并不觉得它比卢浮宫好看,只是比卢浮宫有色彩。土黄色的主体,赭石色的墙壁,配以金色的雕琢,中央还高高飘着一面法国国旗。方形石头铺成了宫殿前的广场,广场中央是已经变绿的路易十四骑马的雕像。阳光把各种细微的色彩都展现了出来,衬在湛蓝湛蓝的天空下分外鲜明。
我们到的时候,买票的队伍已经排了二十几米长。排队的时候大家也不闲着,轮流去拍照。这天正好赶上著名的阿波罗大喷泉喷水,所以票价贵了一点,不过能看到这么好看的喷泉也算很值了。

凡尔赛宫内部还算普通,这里是国王的狩猎城堡,大概重点放在花园了吧。我们穿过宫里的房间,有客厅,有睡房。每个房间都用画像和雕塑点缀,有些房间的天花板也 绘上了天上的神和天使。国王的睡房很华丽,玻璃吊灯,高高厚厚带着羽毛的床,我看了觉得睡起来固然舒服,不过大概也需要很小心,不要从上面掉下来。看来看去,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是‘镜廊’。说不上是墙壁是紫色的还是灯光是紫色的,华丽的玻璃吊灯在一片紫色中发出可以用璀璨形容的光。不过镜子好像只有很大 一面,我原以为整个长廊的墙壁都会是镜子做的咧。正在镜廊的时候,老爸突然打电话来,这算是个开端啦,以后我每到离Ulm远一点的地方玩,家里都会打个电话过来,也蛮好,不然大概再没机会打电话到法国了吧,呵呵。除了国王的房间当然还有妃子的房间,其中一个大厅里也有那幅‘拿破仑的加冕礼’,不过看起来应该是卢浮宫的那幅是真品。还有个大厅里的墙壁上满是画像,上面都是王室。西方人真是超爱留下自己的画像,就像现代人喜欢照相一样。想想中国古代虽然也有宫廷画师,不过留下的大多是描述他们的宫廷生活的,很少看到这么多的帝王画像。凡尔赛宫中还有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由十字军东征、十七世纪厅、战争厅、 1830年大厅组成。主要是画和雕像,其中一进门的一幅拿破仑探察战场的画很是常见。

站在宫殿背后的台阶上俯瞰花园时,我不由得做了个深呼吸,感觉心情一下变得很开阔。那种景象还是不形容的好,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不如看图片好了。不过那时已是中午,自然先野餐喽。我们走到可以俯视侧面人工湖的平台上,开吃。人家都说秀色可餐,我是不觉得秀色能填饱肚子,不过咧,如此美丽的画面的确很开胃啦。 小凳子又躺下了,真会享受。不过不急,吃完了,我们也都跑到湖边草地上躺下了,把脸一遮,舒服得直想睡过去。旁边一个晒太阳的老太太,很主动的要给我们拍 照,虽然照片看起来不是很好,不过老太太拍得倒是高兴的不得了。

花园太大,我们也只等随便走走。花园最瞩目的是远处的人工湖(Grand Canal),两侧高高修葺的树在人工湖两侧格外状观。湖里有很多人划船,很惬意。通向湖的长长的草坪两旁伫立着白色的石像,描述了神话中的人物。我们散步去花园北边看了看拿破仑的套房,就赶回来看喷泉了。凡尔赛宫里有400多个喷泉,平时只开其中一小部分,不过就这一小部分加上阿波罗喷泉,其用水量就十 分庞大,所以只有下午大概3点多开始喷一两个小时。阿波罗喷泉(Bassin d'Apollon),是凡尔赛全盛时期的象征。凡尔赛宫的门票就是以它为封面。喷泉中央英姿焕发的阿波罗,拉著四马战车自水中跃起,周围的海妖吹著海螺,似乎在宣告着太阳王时代的来临。而在它南边高处的另一个大喷泉中就是阿波罗之母--拉冬娜女神。当喷泉开始喷水时,耳边也响起了音乐,感觉整个凡尔赛宫的气氛到达了高潮。在花园两旁由修整的很漂亮的矮树隔成的小路中漫步,会遇到小喷泉,虽不宏大,却别有情调。
当音乐停止,所有喷泉也同步回到静止,我觉得那一刻好像空气也凝固了,而这也是我们离开凡尔赛的时刻。

Comments